【途径一】找Career Office/ Center
就业办公室,或者叫职业发展中心,从名字就能看出它是干什么的,想了解就业信息、简历修改指导、模拟面试等都可以找它,记得提前几天找他们预约才行,直接跑去大概率吃闭门羹。
【途径二】找自己的advisor帮忙
advisor的职责表面看是协助你做各种选课和学业规划,但其实往往也乐于给学生一些求职建议和资源。特别是,当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去找advisor求助的情况下,资源的分配就相对充分些,懂的都懂~
【途径三】找授课教授professor帮忙
professor分两类,全职和adjunct的那种,前者主要资源可能集中在学界,但资历较深的教授也或多或少有不少往届学生资源,约office hour后找教授表感谢、提诉求(大概率分步走,小概率一步到位,一次性谈妥)。
【途径四】直接上各企业官网找
各公司官网开放的暑期实习是最主要的机会,但难度较大,且比较难申,许多知名企业需要提前大半年进行实习投递,这方面的提前量要做好。
如果不是最头部的企业,比如地方大企业、区域性大企业或者中型企业,也可以考虑通过hr甚至CEO公开留出的邮箱等进行毛遂自荐,需要准备一份简历和自荐信,并编辑一段自我简介,邮件形式reach out。
【途径五】通过各类社交媒体找
最主流的如Linkedin,在站内先建立自己的主页信息,包括头像、教育背景、实践实习背景等,并通过检索找到校友、教授或意向求职方向的相关人士,通过站内私信(最好开个premium会员)reach out。美国是弱关系社会,通过有效的社交方式,直接从这些平台上约到大企业高管通话甚至见面喝咖啡都是有合理机会的。
【途径六】通过校内社区和校友网络社交
有的大学在各学院或多个学院间,设有相互独立求职资源库,通过校内找到其他学院的在读学生,登录这些内部渠道,找到投递信息进行求职,或者参加一些校内的社交活动,与校友、嘉宾、学者、目标公司招聘负责人或高管建立联系都是最常见的途径。也是美国顶尖高校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社会资源最有效形式之一。
【途径七】通过mentor获取资源
mentor是海外名校学生群体中较常见,但并不是每所名校的每个学院都直接提供这样的“一对一结对子”导师制资源。更多情况下,我还是建议学生自行找这样的mentor。由于mentor这样的概念在美国较为common,找到合适的学长学姐甚至已毕业的校友,同样通过一定的有效社交,逐步提出诉求,是有较大机会的。
【途径八】通过求职机构
Uoffer保实习项目,通过与北美企业官方合作的实训项目,针对学生目标领域进行专业能力培训,从而提升学生实战经验和项目经验。如果有需要的点击【实训产品】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