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求职中海投和内推是大家经常提及的话题,所谓的海投就是求职者在公司官方网站、求职平台网站、以及社交媒体上通过大面积提交岗位申请,来获取面试机会的方式。
这样的投递方式是最基础的申请方式,也是最费力的。主要原因就是海投的有效回复率相对较低,相当高比例的申请都会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甚至连拒信都收不到。这是由于很多求职平台上的岗位发布,注册门槛很低,没有太多的限制,或者严格的审核。
很多公司甚至个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信息,也导致一些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培训公司等机构用发布岗位招聘的形式来做广告。这就导致了这些平台的岗位有效性受到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岗位信息有一定比例并不是真实招聘的岗位。
比起海投,效率相对较高的是内推。也就是通过目前正在目标公司工作的联系人获取内部推荐的机会,以此获得面试机会的申请方式。与正常的岗位申请相比,内推多了一层推荐人的背书,成功拿到面试机会的概率会有所提升。同时考虑到大部分公司都会在筛选申请人时,有一定的渠道优先选择顺序,比如会优先选择内部推荐和合作招聘伙伴的推荐人员,最后再考虑网站和求职平台收到的简历。
这就会影响到求职者的申请回复率。但是要注意的是,内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拿面试的概率,并不是说内推了就一定能拿到面试。所以不要过度夸大内推的作用,拿到面试只是求职开始了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能够通过过硬的技术能力和面试水平拿下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