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同阶段的产品经理来说,比如初级产品经理,他的工作的场景可能更多的是做需求。
对于高级一点的产品经理来说,他的工作的目标是要解决一个方向或者是某个业务的问题,然后要提升哪些指标。
那对于更高级的产品经理来说,他可能是要去解决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新的业务所衍生出的问题。
不管是在哪个阶段的产品经理,他们的主要的工作无外乎会经历以下8个过程。
·发现问题
所谓发现问题,就是考量产品经理一般会通过哪些手段去发现问题。
比如说运用数据分析、内外部的一些使用的反馈、竞品调研、通过一些系统的监控等等
以上这些是发现问题的渠道,然后就要通过这些渠道发现产品的某些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说对于一个机票的产品,顾客购买的流程一般会先搜索航线。
之后选择时间然后来到一个列表页,在此基础上去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一个时间的航班。
最后到一个机票的详情页面,再去选择一个合适的报价,然后再到填单页面填写自己的一些订单信息。
最后,检查一下机票的价格,然后提交信息进行支付。
如果是对于 C 端的产品经理来说,需要考察的是顾客从进来搜索到最后支付一个整体的转化率是怎么样的。
那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产品经理应该怎么去拆解,怎么去发现问题,如何把整体的转化率再细拆为每一个转化率。
比如说从搜索页到 OTA 的页面,从 OTA 的页面到填单的页面面,从填单的页面到支付的这个动作,每个大的转化率,又可以拆解为每个小的转化率。
通过这种每个小的转化率的数据去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是不是某个转化率有问题,去细究这个问题来自于哪里,是不是页面设计得不好,还是说最近的机票的报价有一些问题不够,还是价格不够优惠等等。
·刻画问题
比如说拿上文中所提到的机票问题再次举例,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产品经理会发现业务面临的不止是单一的问题。
那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于产品经理还是研发团队,都可能不会有时间一下子解决。
这时候,产品经理就要去刻画问题,需要去判断哪个问题应该优先被解决,同时把这个问题的优先级进行一下量化。
·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阶段,产品经理需要考虑所出现问题的长期或短期的方案分别是什么,然后对方案的落地需要协同哪些资源是否可行做出判断,上线后数据效果如何评估,协同资源,前端后端设计数据算法等等都要被纳入考虑范围。
·论证解决方案
在这个阶段,产品经理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后需要进行自我论证,组内的成员也要对所提方案进行 Review。
在评审的过程中去收集各方的问题反馈,然后解决这各方的遗留问题,最终达成一致并实施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去主导协调各方的资源,去进行信息与工时的拉齐,在每个时间点去关注方案有没有按照原定的时间上线。
·产品大规模推广
在这个阶段,产品经理会略微修改一些展示的样式或者是展示的线路。
在开始的时候会一点点地去放量,如果效果达到预期需求且对于其他的关注的指标没有什么负向的影响,产品就会放全量,这就是产品大规模上线的一个过程。
·项目执行评估
这个阶段往往是产品经理会看一下项目在推送过程中有没有出现延期,需求是不是 100% 被执行。
在产品上线之后会不会出现线上的Bug ,以及在沟通的过程中存不存在一些 Badcase,以上这些都是产品经理需要在这个阶段考虑的。
·最终复盘
在这个阶段,除了对于项目本身的一个复盘之外,产品经理也需要分析产品功能本身的一些数据,看有没有达成既定的目标。
那如果没有达成的话,就需要分析为什么是不是最开始的判断有问题,最开始的定目标的时候是怎么定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或者是需求的设计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遗留的问题,导致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
在这个整个过程中,其实就是给大家传输的一个思想,就只要项目存在,产品经理就是第一负责人。
哪些专业的同学适合转行产品经理
首先,心理学相关的专业的同学比较适合转行当产品经理,因为这个专业的同学可能对用户的思维更加敏感,然后能够有共情的能力。
那第二个比较适合就是艺术与设计类相关专业,因为 C 端的产品经理对于一些基本的美感是有一定要求的。
所以学艺术的一些同学,那么C 端的一些产品经理的岗位就可以考虑一下。
最后就是数学,工业设计、计算机相关专业,经济学相关专业。
这些理科的专业对于 B 端的产品经理或者是一些策略产品经理来说可能会比较适合,因为这种类型的岗位需要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同学,这样的话在做某些目标拆解的过程中都会更加顺畅。
Vicky老师在讲座中还分享了很多她的职场经验,想要看讲座全程回放的童鞋,请添加下方小助手即可领取!